中国交通运输部: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.95亿人次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6日电 (刘文文)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日举行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新闻发布会,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透露,初步分析研判,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.95亿人次。
1月6日,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,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,春运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、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,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,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,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徐成光指出,今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,到2月15日结束,一共40天。预计今年春运客流会大幅增长,较去年同期增长近一倍。
他说,随着“乙类乙管”措施加快落地,跨区域人员流动加速释放,加之疫情三年来民众累积的回乡过年、探亲访友、旅游观光等出行需求集中释放,春运客流将从长期低位运行到快速恢复攀升,交通运输组织将从低负荷状态到满负荷运行状态。
“初步分析研判,春运期间客流总量约为20.95亿人次,比去年同期增长99.5%,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70.3%。”徐成光说。
1月6日,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,春运工作专班副组长、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徐成光,春运工作专班办公室副主任、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司长蔡团结,中国民用航空局总飞行师万向东,国家邮政局副局长陈凯,国铁集团客运部主任黄欣介绍全力做好春运服务保障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 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从客流构成看,预计探亲流约占春运客流的55%,务工流约占24%,旅游和商旅出行分别约占10%,不少高校已在春运开始前放假,相比往年占比相对较小;自驾车、城际拼车、定制客运等出行比例将进一步提高,高速公路小客车日均流量约为2620万辆,较去年同期增长3.6%。
从时空分布看,预计节前以大城市向周边城市及主要劳务输出省迁移为主,探亲流、务工流叠加,客流强度有所提升;节后则以主要劳务输出省及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聚集为主,返程客流相对错开,1月27日(正月初六)和2月6日(正月十六)前后将出现两个返程高峰。(完)
2023年春运第10天共发送旅客4248万人次****** 中新网1月17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公众号17日消息,来自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春运工作专班数据显示,1月16日(春运第10天,农历腊月二十五)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共发送旅客4248万人次,环比增长3.3%,比2019年同期下降46.7%,比2022年同期增长48.6%。 其中,全国铁路发送旅客830万人次,环比增长2.3%,比2019年同期下降16.1%,比2022年同期增长29.5%。 公路发送旅客3246万人次,环比增长3.6%,比2019年同期下降51.6%,比2022年同期增长56.7%。 水路发送旅客44.6万人次,环比增长25.3%,比2019年同期下降51.0%,比2022年同期增长9.6%。 民航发送旅客127.4万人次,环比下降4.5%,比2019年同期下降29.2%,比2022年同期增长23.5%。 全国高速公路总流量3360.4万辆次。其中小客车流量2849.6万辆次,环比增长7.3%,比2019年同期增长16.3%,比2022年同期增长9.3%。(中新财经) 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 [责编:天天中] 阅读剩余全文() |